欢迎访问广发平台!

裸鼠皮下肿瘤造模前饲养全攻略

医学实验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病理学、免疫学的实验;SCI论文主要包括论文翻译、母语润色改写;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;专著主要包括单篇学术论文、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的出版。

裸鼠皮下肿瘤造模前饲养全攻略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裸鼠作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的"黄金标准",其健康状态直接决定肿瘤造模的成败。在开展皮下移植瘤实验前,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是确保模型稳定性与数据可靠性的核心前提。将系统梳理SPF级裸鼠从接收检疫到实验前准备的全流程要点,结合最新文献与实操经验,构建一套可落地的饲养管理体系,助您规避90%的动物实验风险。
 
来源:百度
 
一、饲养环境构建:
1.1 硬件设施的核心配置
- 屏障系统选择:优先采用IVC独立通气笼具(每笼饲养密度≤5只/笼),气流速度控制在0.1-0.2m/s,压力梯度维持在10-15Pa正压,确保空气经HEPA过滤
- 环境参数控制:温度24±2℃、湿度50±10%、光照周期12h/12h。
- 消毒灭菌程序:笼具每周高压灭菌1次(121℃,30min),垫料选用γ射线灭菌的玉米芯垫料(每笼铺设厚度≥2cm),饮水瓶与饲料罐每日75%酒精擦拭消毒。
 
1.2 严格的人员准入与操作规范
- PPE穿戴标准:二更室更换无菌服→三层手套(内层PE手套,中层乳胶手套,外层丁腈手套)→护目镜+口罩+鞋套,确保无皮肤暴露。
- 操作动线设计:清洁区(饲料/垫料存放)→缓冲区(物品传递)→饲养区(笼具操作)→污物区(废弃物处理),单向流动避免交叉污染。
 
二、裸鼠接收与检疫
2.1 动物接收的关键检查项
- 外观健康评估:运输盒开箱后立即观察裸鼠状态——正常裸鼠应表现为活泼好动,皮肤光滑无红斑/脱毛,呼吸平稳(呼吸频率60-120次/分钟),肛门周围无粪便污染。
- 关键指标记录:使用电子天平称重(5-6周龄裸鼠正常体重16-23g,每日体重波动应≤5%),记录耳标编号与供应商提供的动物质量合格证(需包含微生物检测报告)。
 
2.2 检疫期管理(至少3天)
- 隔离饲养:检疫期间单独放置于检疫笼架,与存量动物保持物理隔离,每日观察2次(上午9时/下午4时),重点监测是否出现"三减一增"症状(采食量减少、活动量减少、体重减轻,呼吸频率增加)。
- 适应性喂养:前3天提供过渡饲料,第4天起更换为实验用辐照灭菌饲料(蛋白质含量≥18%,脂肪含量≤4%),自由采食。
 
三、日常饲养管理:
3.1 饲料与饮水的无菌保障
- 饲料管理:4℃冷藏保存灭菌饲料,开封后24小时内使用完毕,剩余饲料密封后-20℃冻存(保质期≤7天),禁止投喂过期或受潮饲料。
- 饮水处理:采用无菌纯净水,每2天更换1次,可添加0.1%维生素C(抗氧化作用),但禁止添加抗生素(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)。
 
3.2 笼具维护与环境监控
- 换笼操作:每周换笼2次(间隔不超过4天),换笼时动作轻柔(避免裸鼠应激性脱毛),新旧笼具位置不变(减少环境应激)。
- 环境监测:每日记录温湿度,每月进行一次浮游菌检测(菌落数≤10CFU/m³),每季度开展一次病毒抗体检测(重点监测鼠肝炎病毒、仙台病毒)。
 
3.3 健康监测与异常处理
- 日常观察表:
监测项目 正常指标 异常信号
皮肤状态 粉红色,弹性良好 苍白(贫血)、黄疸(肝功能异常)
眼睛分泌物 无或少量清亮分泌物 脓性分泌物(结膜炎)
粪便形态 椭圆形,褐色,质地较硬 稀便(腹泻)、血便(肠道出血)
被毛状态 无被毛但皮肤光滑 皮屑增多(真菌感染)     
 
- 异常处置流程:发现异常裸鼠立即隔离→标记"可疑病鼠"→通知兽医检查→确诊传染病时全群淘汰并彻底消毒饲养间。
 
四、造模前准备:确保动物状态最佳化
4.1 造模前1周的饲养调整
- 单笼适应性:造模前7天将裸鼠转入实验笼具单笼饲养,减少群养导致的打斗应激。
- 体重筛选:造模前24小时称重,剔除体重低于16g或高于23g的个体,同一批次裸鼠体重标准差应≤10%。
 
4.2 关键生理指标确认
- 体温监测:使用红外测温仪测定肛温(正常体温36.5-37.5℃),体温过低(<36℃)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营养不良。
- 肠道健康评估:观察粪便含水量。
 
五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与风险防控
5.1 饲养环境相关问题
- 湿度不足导致的皮肤干燥:在笼具内放置灭菌水凝胶(每日更换),维持湿度在55-60%,同时增加换笼频率至每3天1次。
- 空气污染引发的呼吸道症状:立即更换高效过滤器(HEPA滤芯寿命通常为6个月),加强通风系统维护,确保换气次数≥15次/小时。
 
5.2 动物健康相关问题
- 鼠肝炎病毒感染:典型症状为皮肤黄疸、弓背、体重骤降(每日减重>1g),一旦发现立即全群淘汰,饲养间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(浓度0.5g/m³,密闭24小时)。
- 应激性拒食:更换为适口性更好的半流质饲料(灭菌饲料+无菌水按1:1混合),必要时灌胃营养剂。
 
六、必须记录的10项核心数据
1. 每日温湿度曲线  
2. 每笼裸鼠体重变化(每周2次,精确到0.1g)  
3. 饲料消耗量(每笼每日记录,正常采食量5-7g/只/天)  
4. 异常行为发生时间与处置措施  
5. 笼具更换与消毒记录  
6. 人员进出饲养区时间与操作内容  
7. 微生物检测结果
8. 光照周期执行情况  
9. 饮水更换频率  
10. 动物死亡/淘汰记录  
 
 
上一篇:CRISPR 关联转座酶(CAST):哺乳动物细胞“点对点”DNA 插入的新范式
下一篇:实验操作小课堂:反向吸液,让移液更精准
热门推荐
>
<